2022年,貴金屬集團(貴研鉑業合并)認真履行省屬國有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促進云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云南國企的擔當和作為。2022年,貴金屬集團實現收入407.59億元,同比增長7.54%;利潤總額5.27億元,同比增長20.58%;利稅總額8.15億元,研發投入8.4億元,經濟增加值4.28億元,各項主要指標呈現穩定向好發展態勢。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名單,成為全國200家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之一,較好履行了國有企業社會責任。
一、踐行綠色發展,創造環境價值
貴金屬集團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推動綠色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決扛起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責任,全力打造貴金屬綠色產業鏈,為云南省建成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貢獻力量。
做大做強貴金屬資源循環產業,保障“戰略儲備金屬”自主可控
我國鉑族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貧瘠,鉑族金屬需求88%依賴進口。但,我國鉑族金屬二次資源豐富,特別是汽車催化劑、化學與石油化工催化劑,市場存量千余噸。貴金屬集團充分發揮貴金屬二次資源利用的優勢,做強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降低鉑族金屬戰略資源進口依賴,保障我國資源的供應和安全。2022年,貴金屬集團回收產出貴金屬1412.66噸,其中:鉑族金屬10.35噸、黃金4.86噸、白銀1397.45噸。緊盯市場大抓區域和園區布局,圍繞湖南郴州稀貴金屬二次資源集散地、華北汽催和石化催化劑資源、長三角石化催化劑資源、西北煤化工催化劑資源二次資源聚集區域,布局華南、華北、華東、西北二次資源產業園建設,二次資源產業靠近原料來源,提高資源獲取能力。加快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化建設,在易門推進建設年處理貴金屬二次資源物料10000噸的貴金屬二次資源富集再生現代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貴金屬資源開發及循環利用產業基地,提升資源循環規模和二次資源利用率,設立循環科技公司和貴金屬精煉公司,不斷提升資源及循環利用的實力,為打造“中國鉑都”貢獻力量。
深耕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領域,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貴金屬集團堅決扛起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作為國內汽車催化劑龍頭企業,積極探索產業綠色發展之路。深耕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領域,開發出國六汽、柴油車催化劑3大系列8類產品,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建成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六汽車催化劑自動化產線,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產品批量應用于長安、上汽、云內、濰柴等數十家國內頭部車企。截止2022年末,已累計生產3520萬升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為我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減排超過1000萬噸。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積極謀劃部署“減排+降碳”的新業務發展目標,攻關混合動力汽車專用催化技術、稀燃發動機用后處理催化技術、新型高熱效柴油機后處理催化技術等,助力我國汽車、交通運輸領域節能降碳總目標的順利實現。2022年混動產品成功配套比亞迪市場,當年實現銷量超100萬升,成為國內該細分領域的標桿。積極與頭部企業、院所合作,與濰柴集團、稀土催化研究院合作成立的貴研催化劑(東營)有限公司,建成“1200萬升/年汽車尾氣高效催化轉化技術產業化建設項目”,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生產,實現“卡脖子”技術及產業化技術的快速協同創新,為國V催化劑產品提供升級保障,為促進實施我國自主創新戰略、帶動行業技術發展、實現大城市機動車減排作出貢獻,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彰顯了更大作為。
二、服務社會生活,彰顯國企擔當
貴金屬集團牢記“國之大者”的擔當,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等重點任務,推進稀貴金屬新材料關鍵新材料進口替代,為現代工業和人類生活提供優質產品和技術。2022年,貴金屬集團實現貴金屬新材料產品產量1070.78噸。榮獲2022年云南企業100強第10位、制造企業50強第2位。
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全力攻克“卡脖子”技術。以省實驗室建設為抓手,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新高地、產業原創技術策源地、科研人員自我實現夢工廠”三個定位,重構創新體系,建立科研項目立項、科研團隊組建、科研成果分享等六項機制,努力培育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推進一批進口替代、“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2022年,貴金屬集團研發投入8.4億元。在環保及化學合成用稀貴金屬催化材料技術、貴金屬醫用材料技術、高端制造用稀貴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等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產品關鍵技術攻關,取得較好突破;超低貴金屬催化劑產品技術和超低銠催化劑技術,實現推廣應用,貴金屬降本貢獻20%以上;丙烷脫氫催化劑突破產業化關鍵制備技術實現應用;新型鉑鹽、醫療器械用顯影環實現國產替代;石油化工催化劑清潔高效綜合回收技術、極低濃度鉑族金屬廢液回收技術已完成了中試驗證試驗,指標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水平;鈀鹽、鈀水產品打開國際市場,化霜銀漿和銀合金鍵合絲批量應用,頭部企業的鉑網供應增長40%。選取錨定環境治理“雙碳”目標的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項目、面向生命大健康領域的醫用新材料項目、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的電接觸粉體材料項目和支撐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濺射靶材項目作為跟投試點,開展創新項目跟投,加快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孵化,打造細分領域單項冠軍企業。2022年,貴金屬集團新獲國家省市級項目立項44項,獲授權專利39件,制修訂標準10件,發表科技論文80余篇。榮獲云南省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全國有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技術標準優秀獎二等獎。
人才引領,激發活力,強力支撐產業發展。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企戰略,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建設人才高地。發揮“產業+科研+學科”平臺優勢,健全“引育+成長+激勵”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鏈條,打造“基礎研究+關鍵領域+攻關項目”相互促進的人才創新優勢,加大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年內引培博士人才26人,招聘碩士48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個。推行“科技揭榜制”和“賽馬制”,推行限制性股票和項目跟投機制,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開放思維和全球視野布局招才引智,與云南貴金屬實驗室分中心同步建設引才中心。強化貴金屬領域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自主培育能力,成立研究生院,建設中國貴金屬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為貴金屬領域培養人才。推薦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專項60余人次,新增獲國家級人才1人、省市級人才專項14人次,新增省委聯系專家3人。
員工為本,社會為先,構建共建共享的事業價值。經營效益和員工收入實現雙增長,向社會貢獻稅費約4.31億元,股東年度現金分配比例持續高于30%;捐贈385.47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65個,為300余人解決就業問題;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投入349.32萬元幫扶資金。加大員工福利保障支出,優化體檢項目,完善補充醫療保險體系,深化“為民辦實事”。認真做好統戰、老干部、信訪、維穩和平安建設工作,建設穩定和諧發展環境。
三、突出治理規范,提升治理效能
以改革為抓手,對標一流企業,構建上市企業集團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和運行體系,全面規范和提升了管理能力,運營效率明顯提升。集團《聚力改革創新 增強發展動能》改革案例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資國企改革經驗案例,2020—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獲評云南省屬企業整體評估A級。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按照“兩個一以貫之”要求,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健全完善專業化管理體系,優化調整職能管理部門,全面加強制度、審計、內控、合規管理等體系建設;建立信用風險管理系統,實施應收賬款分級分類管理,增強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實施管理提升行動,建立了金屬池,搭建了資金池,實現貴金屬資源整合、調撥和資金集約化管理,提高了運營效率。深入推進精益生產和“降貴金屬損耗、降存貨、降應收賬款,保利潤增長、保經營凈現金流為正”的“三降兩?!惫ぷ?,取得了優異成績,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同比增加20.45億元,通過降低損耗和提高回收率增利2300余萬元。
加快市場化體制機制建設,推進分拆上市,實施事業部公司制改革,促進形成新增量;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健全考核指標體系;構建全層級職務職級并行體系,全面完成工資套改切換。
立足新時代,邁向新征程,貴金屬集團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國之大者”,積極服務云南“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大抓“三大經濟”重大決策部署,堅定履行社會責任,以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為契機,對標發力推動貴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