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91高清精品免费-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小

歡迎來到貴金屬集團官方網站!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資訊
產品與服務
黨建與企業文化
信息公開
核心企業
新聞資訊news
集團動態
媒體聚焦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聚焦

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 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動力
作者:admin 點擊:8012 日期:2020-10-23 [] [] []

2020年10月14日,云南省科技廳召開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的推進情況。會上,云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董保同就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進行發布。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景洪宏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單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情況。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學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深入貫徹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法律法規,對應出臺系列貫徹落實政策,加大財政科技投入,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探索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區域創新體系,轉化應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效。

近年來,云南省通過定政策、建體系、開源頭、解難題,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其中,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政策,對科技成果出讓方、受讓方、轉化服務機構等給予補助,今年已對13個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的項目安排財政獎補資金2830萬元;對11個建有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的高校、科研院所安排財政資金620萬元。

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7家、云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2家、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3個、縣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123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縣33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站21個,搭建了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云南分中心、楚雄工作站、曲靖工作站、云南金屬燃料電池工作站、中國技術交易所曲靖工作站掛牌運轉。云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聯盟成立。

建設云南省技術市場。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300萬元,依托云南省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在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圖書館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覆蓋全省的網絡化、開放式、專業化技術交易市場,為全省技術交易提供信息發布、知識產權、技術評價、中試孵化、科技金融、政策法規等綜合服務,現已面向全社會開放使用。

開展科技入滇引入科技成果。舉辦4屆科技入滇對接活動,實現“科技成果、科研平臺、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才”四個落地累計簽約項目2500余項,引進408位院士專家團隊,累計突破雜交水稻、檸檬產業、貴金屬和鋁材料加工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435項,開發新產品338個。開展滬滇科技合作項目264項,帶動社會資金4.51億元,產生經濟效益14.61億元。舉辦4屆云南國際人才交流會,簽約200余項人才智力入滇交流合作項目。

引建新型研發機構增強研發力量。圍繞云南省發展的重點產業加快布局研發機構。引進成立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云南研究院,組織實施一批戰略咨詢研究項目。北航云南創新研究院在煙草智能制造、虛擬現實技術、區塊鏈等領域啟動實施一批科技成果。上海交通大學云南(大理)研究院為洱海保護提供科技支撐。浙江大學云南(紅河)研究院開展數字化金屬彩印科技成果轉化。啟動云南向廣東、上海外派科技聯絡員工作,對接沿海地區科技成果入滇轉化。

財政資金支持提供可轉化科技成果。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科技計劃項目立項評審、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源頭上解決可轉化科技成果少的問題。省級財政科技資金重點圍繞八大重點產業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可轉化科技成果,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動力。

董保同說,下一步,云南省科技廳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創新型云南的決策部署,著力提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深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鼓勵技術成果更多地投入市場,加快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延伸閱讀:各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簡況

昆明理工大學: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體系 共促科技成果轉化

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是我國首個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永年數十年心血研發的“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世界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真空爐設備在國內各龍頭企業得到應用并出口到美國、英國、西班牙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昆明理工大學的技術轉移規模已經占云南省全省70多所高等學校的三分之二。已經成為云南省高校技術轉移的領跑者。截止2019年,完成技術轉移項目 5000 余項,項目合同金額50億元,開展國際合作100余項,簽署協議合作機構30余家。許可、轉讓、作價入股科技成果150余項。國際技術轉移工作也有重大突破,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交流關系;在亞歐合作、中國與東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重要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中,作為中國高校代表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促進了發展區域創新型產業集群、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有效促進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有效促進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技術轉移與輻射。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21項,通過國家和省級審(認、鑒)定、登記農作物新品種460個,國審品種數占全省的100%;新品種保護與專利授權652項;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近2億畝,派出科技人員近2萬人次,培訓農民100萬人次以上,為我省“三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9年獲省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5項,并首次獲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重大綠色科技創新行動取得明顯成效,著力創建了一批糧食作物高產示范典型,大力研發示范了系列化肥農藥高效利用綠色生產技術模式,有力支撐服務了我省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打造。如:臨翔區博尚鎮開展油菜核心示范,平均327.23千克/畝,首次突破400千克/畝,最高達408.21千克/畝;玉龍縣云大麥12號核心示范,單產達627.5千克,創全國青稞最高單產,第三次刷新了全國青稞單產紀錄;祿豐縣金山鎮開展的“云科粳1號”百畝示范,平均782千克/畝,最高867.4千克/畝,創造了我國常規糯稻畝產和百畝平均產量兩項新的高產紀錄等。

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云南省熱作所)于1953年成立,為省屬公益一類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該所圍繞云南熱區生物資源的綜合利用與開發,著重開展了巴西橡膠樹、澳洲堅果、熱帶水果、熱帶花卉、功能植物、牛肝菌等熱帶生物資源的良種選育、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初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自2003年以來,云南省熱作所先后主持實施了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云南省面上基金項目、云南省重點項目和云南省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等6個項目。牛肝菌課題組對暗褐網柄牛肝菌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方法進行了認真系統的研究。

2010年獲授權發明專利1件“暗褐網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2011年獲授權發明專利1件“一種暗褐網柄牛肝菌液體菌種的培養方法”,2013年獲授權發明專利1件“一株暗褐網柄牛肝菌菌株”。2019年1月8日,云南省熱作所將3件發明專利轉讓給景洪宏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轉讓費為1000萬元。

景洪宏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至2019年,該公司共投入2.2億元人民幣,經8年艱苦探索及不懈努力,完成了黑牛肝菌野生種人工馴化、品種改良、種質保藏、良種培育及工廠化栽培全套技術體系的研發,建成了全球唯一一家黑牛肝菌菌種保藏及工廠化栽培研發、生產基地,使宏臻生物科技集團成為目前全球獨一無二工廠化栽培牛肝菌的企業,代表野生食用菌人工馴化及栽培的最高水平,在同行業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至目前,黑牛肝菌是全球1000多種牛肝菌中唯一一種以栽培腐生菌的方法進行人工栽培、且實現了工廠化栽培、全年365天量產的品種。

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

該公司是國內知名的汽車催化劑企業,擁有領先的研發能力、國家級省級協同研發和人才培養平臺、先進的制造平臺。2001年成立至今,作為行業排頭兵一直引領創新發展,有力支撐了我國機動車排放法規和技術從國一到國六的升級。

近三年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工程化、新裝備研發等投入超過1.5億元,開發出國際領先的超低貴金屬國六催化劑產品、國際先進的高性能高耐久國六催化劑、填補了我國顆粒物捕集催化劑CGPF產品技術空白,開發出高柔性高精度國六自動化生產線。為長安、五菱、上汽、東風、云內等20余家汽車企業數千萬輛整車配套,近三年實現收入翻兩番增長。創新性成果打破了我國汽車催化劑行業國六開局時可能斷代的被動局面,改變了國外主導的技術壟斷和競爭格局,保障了我國汽車催化劑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8年以來,該公司國六產品累計實現污染物減排約200萬噸。

上一篇:云南貴金屬集團:勤儉節約新風尚在基層落地見效
下一篇:2020年中國貴金屬論壇在昆舉行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