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納米材料研究室,記者見到了該實驗室的負責人楊宏偉博士。他站在實驗室里,身邊擺放著各種用來做實驗的瓶瓶罐罐和儀器,兩名工作人員一邊操作,一邊記錄著實驗數據。楊宏偉指著實驗室笑著介紹:“2012年剛來這里時,還什么都沒有,沒有團隊、沒有設備、沒有項目,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7年前,楊宏偉剛剛從牛津大學畢業,研究貴金屬行業的他雖然是福建人,卻被云南貴金屬集團的平臺所吸引?!百F金屬集團不僅有科研的底蘊,還有產業化的平臺??吹阶约貉邪l的成果被市場認可,并投入實際應用,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012年,楊宏偉作為昆明市引進的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加入了云南貴金屬集團,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納米材料研究室開始搭建。
回憶起那時候的艱辛,楊宏偉用了“白手起家”這個詞。他說,當時很急迫地想做一些事情,但還是得耐下性子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而團隊也經過了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來過很多人也有很多人離開,最終有了現在這個擁有10多個人的團隊。
“我們用了4年時間,在2016年推出了第一個產品——納米銀粉,并順利地進入了市場?!迸c別的科研人員不同,楊宏偉的工作不僅僅局限在實驗室中,每個月他都會抽出時間到客戶那里走訪,去聽聽他們的訴求,去市場上走一走,看看市場實際的需求。楊宏偉坦言,最初的那幾年常常出現自己的研發成果和客戶需求存在一些差距的問題,對他沖擊很大。
“有一次,我們做了一套觸控開關給客戶,卻發現工人們不喜歡用這個產品。我們一開始以為是性能上的問題,沒想到跟實際操作的工人聊過之后才發現,是用戶體驗不太好,工人們覺得這個開關有些異味,因此不愛使用。我們通過研究后給這位客戶更換成了水性材料。不去跑市場,不去跟客戶溝通,這樣的問題我們肯定不會知道?!睏詈陚フf,正是有了這些經驗,他們團隊研發出的產品才越來越貼近市場,貼合用戶的需求。
截至目前,楊宏偉和他的納米材料研究室已經擁有了包括銀納米線導電油墨、銀納米線分散溶液、銀納米線保護油墨等10余個品種20余個規格的產品,可廣泛運用于薄膜開關、觸控手機、折疊手機等產品上,發展前景廣闊,部分品種已實現產品轉化和銷售,支撐了貴金屬集團納米材料領域的建設與發展。
而楊宏偉本人,獨立主持了國家基金委、國家人社部、云南省重大研發專項等各級研究項目近 10 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共發表 SCI/EI 收錄論文 30 多篇,申請受理的中國發明專利7項,授權專利2項。
2016年開始,楊宏偉開始帶碩士研究生?!拔蚁M麄兡軓奈疫@里真正學習到一些東西,他們也很努力。我的第一位學生獲得了云南省的獎學金,后面還有兩位獲得了國家獎學金?!闭f起這些,楊宏偉覺得格外欣慰。他希望這些學生能和他的實驗室一起,研發出更多切合市場需求、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產品。